文章简介:大学录取比例虽然高,但是好大学录取率并不高,所以要考上一所好大学需要高中阶段付出很多努力,那么高中生的压力就会很大。
大学录取比例虽然高,但是好大学录取率并不高,所以要考上一所好大学需要高中阶段付出很多努力,那么高中生的压力就会很大。
好大学的定义
每一所大学的存在都有其现实意义和价值,因此没有不好的大学,只有不努力的学生。即便如此,不同大学之间也有差异,具体表现在对社会的认可度不同。一般而言,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普遍比普通本科生更优秀。不仅是表现在成绩上,也反映出这些学生有更高的智力。同样,进入这些名牌大学后,这部分学生也具有更高的可塑性,因此高中生都想考入名校。
985/211高校录取率并不高
以2018年全国各省份211/985录取率来看,985录取率最高的是天津,也只有5.81%。绝大多数省份985录取率不超过3%,虽然211录取率比985录取率高一点,但是很多省份也不超过10%。所以能考上211/985的学生,在学习方面都不差。
此外,985和211高校之间综合实力也有强弱,一般来说,学校实力越强,录取分数线也越高。而录取分数线的划定是根据录取人数从高分到低分来划定的。所以,高中生压力大的原因不在于考上大学与否,而在于考上一所怎样的大学。当实力低于目标院校的要求时,压力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高中生压力的根源
上大学容易,上“好大学”难。一方面,新高考改革让学生的报考选择更加多样化,学生可以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避免高考出现意外,最大限度地提高分数,能更加容易得进入大学的门槛。上大学不再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是平坦宽敞的康庄大道。另一方面,一本院校、重点大学,985 211 甚至近年来提出的双一流高校招生录取分数仍居高不下,录取率也十分低。
水涨船高,僧多粥少,高中生的压力可想而知。我们看一下2020年全国各省市985 211院校的录取率就知道,现实是很残酷的。河南作为高考人数第一的省份,211录取率仅有4%,985更少,刚到1%,竞争十分激烈。大部分学生只能走一般性的本科高校,甚至专科院校,注定压力山大。
对普通本科院校的偏爱,对职业教育院校的误解与不信任。2021年职业教育大会提出,要打通中高职教育,建立一体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教育部还发布了《本科职业教育院校设置标准》和《本科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标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本科教育。但是,很多学生和家长,甚至社会教育人士仍然对职业教育抱有很深的成见,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专业教育。学生从骨子里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低人一等的教育。
在高中阶段,拼了命也要上一个本科院校,压力不可谓不大。这种压力来自家长、同学、社会和自己。目前,初中毕业后,能上普通高中的只有一半人,另一半去了职业高中或技校。去了普通高中的学生更不会上职业院校了,这些学生的压力尤其大。
高中生的压力短期是高考,即将面临考入一所怎样的大学。长远来看,实则是生活的压力。考入大学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就业,就业质量的好坏,终究是人与人的竞争。用人单位如何节约自己的时间成本去招到性价比更好的人才呢?
当然是从名校中去找,所以高中阶段学生都想考入实力更强,社会认可度更高的大学。由于大学教育的普及,现在考入大学已经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了。要想从总人中脱颖而出,最好的办法就是考入排名靠前的大学。虽然高中生压力大,但量力而行,努力就好。
高中三年是考验学生的三年,也是让家长焦虑的三年,压力很大。
不同的学生和家长面对的压力是不同的,比如,学习很优秀的学生希望考上清北等重点大学,学习中游以上的学生希望考上985和211大学,即使学习非常差的学生也不放弃上大学的梦想。大家都在拼,拼时间、拼精力、拼辅导。家长的目的不只是让孩子考上大学,而是让孩子考上更高层次的大学,所以,虽然现在大学录取率很高,学生、老师和家长们依然压力很大。
为了让孩子考上更高层次的大学,有些家长不惜一切代价供养孩子。比如,辞职陪读,我有个熟人的一套房子在一个重点中学院内,她说她的房子出租,租客都是排队等候,不等这个孩子毕业,下一个就等候了,都是来陪读的家长,有的家长原来是工作的,为了孩子考大学全职照顾。为了让孩子考上理想大学,有的家长也是花钱如流水般地给孩子报辅导班、请家教。
一天就24小时,除去吃饭睡觉,孩子不在教室里上课,就在辅导班里学习,感觉高中的学生都学习学的目光有些呆滞了。谁家有高中的学生,他家的灯光肯定是熄灯最晚的。当然这是一个社会复杂的问题,就业形势严峻。
高学历对就业有利,大家就要拼命努力地去考本科。如果就业形势很宽松,即使技校毕业也能轻松就业,估计学生和家长的压力就没有现在这么严重了。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落于人后,那就只有奋起直追了。我是过来人了,那种压力简直不堪回首。
大学录取率的提高不等同于大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大学是在不断扩招,但是要是仔细看看的话,这个大学的称谓太宽泛,他涵盖了所有的高等教育学校,包括各种高级职业技术学院等,已经不是原来老百姓理解的大学了。很多原来的中专院校、职业院校纷纷升级,都开始变成了大学,造成现在的大学多而泛滥,但是名称虽然改了,老师没变,教学质量也没有很大的提升。因此虽然很多学生考入了大学,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学到有用的知识,就业很难。
大学录取率不等同于就业率。
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但是大家心目中好的工作又不多,因此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用人单位招聘也越来越挑剔,因此考大学变成了考好大学,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985、211学校,或者新提法所说的双一流学校。只有好大学才有好就业,因此高考压力不降反升。
优质大学少,优质资源愈发稀缺。
目前用人单位追捧的好大学就那么几所,考上基本上就等同于高薪。而985、211院校招生人数总体不升反降,跟一般院校正好相反,所以现在的高考给人的感觉是,升学率很高,但是好大学越来越难考,自然高中生的压力就越来越大。总的来说,家长、学生升学的愿望,已经由考大学变成了考好大学,因此好学校分数越刷越高,学生也就压力越来越大。
总结语:
高中生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因为教育资源是匮乏不足、不平等不均衡的,社会对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认知还没完全转变过来。未来的教育,职业教育将是重头戏。高中生的压力或许会从普通教育转向职业教育。到那时候,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才会百花齐放。高中生的个人才能和人生价值才会实现得更加彻底和全面。到那时候,高中生的压力将不再是升学的压力,而是技能能力提高的压力。
(责任编辑:编辑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