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直接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冀联校区>> 动态 >> 正文内容

要扎实推进“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文章来源:www.dzzll.com 更新时间:2021年11月22日

文章简介:11月13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2021年年会暨“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专题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11月13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2021年年会暨“十四五”期间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专题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承办。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大会开幕式及主旨报告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晓京主持。

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贡献智慧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胡百精表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步入新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发展体系,需要把握世界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普遍规律,研究当代中国语境下实现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逻辑等诸多问题。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进一步深化对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研究与思考,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贡献力量。

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有一流大学群体的有力支撑,一流大学群体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高等教育体系的水平和质量。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双鼓认为,当前,面向新时期的战略要求,高等教育必须提升服务“国之大者”新水平,瞄准关键领域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国家重大战略急需人才培养,锚定“四个面向”提升科研能力,构建时代新人培育新格局。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吴晓求以“迈向发达国家进程中大学的使命与责任”为题进行了主旨报告。他认为,在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军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必须发挥支撑作用,既要推动科技创新及创新人才培养,又要发挥高等教育的思想引领与人才培养功能。为此,大学必须担负起创新与引领的使命与责任,高等教育要从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引领思想发展两个方面进行持久不懈的努力。

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体系

主题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刘复兴主持。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瞿振元围绕“党的教育方针的意蕴与实施”阐释了党的教育方针的内涵、特征、精神实质,梳理了党的教育方针的变迁历史。他认为,应从领导力量、治理体系、根本任务、五育并举、主体力量、学术支撑、根本动力和国际视野八个方面作出努力,使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成为教育活动的真实灵魂与有机组成。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王战军回顾了新中国大学重点建设的历程,分析了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效及问题,并提出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未来战略走向是在竞争中求发展,在合作中谋共赢。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马陆亭认为,科技革命是百年变局的关键推动力,未来要向科技要经济、向教育要人才、向创新要未来。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需要服务创新高地建设、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和围绕世界人才中心形成创新人才培养雁阵。

广西师范大学校长贺祖斌表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处理好几组关系:内部治理与外部支持;办学规模与教育质量;办学结构与办学效益;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教育教学与科研服务;一流发展与特色发展;优势传承与融合创新;本土化与国际化办学。

本次会议设两场分论坛: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与评价。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崔盛进行总结。

(责任编辑:编辑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