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简介:新生代农民工一词最早出现在, 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其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一词最早出现在, 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其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2021年8月16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2020年北京市外来新生代农民监测报告》,报告中提到了新生代农民工这词,其定义为:就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人民。这次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广泛关注与讨论,由此引发了人民对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是否也属于新生代农民工的热议!下面就跟小编来一起了解下吧。(PS: 小编自己是根红苗正的新生代农民工)
其实,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和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近年来,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进程中出现了一个新群体,他们“论知识是大学生,讲身份是新生代农民工”,被称为“新生代大学生农民工”,并且这是一个正在逐渐变得庞大的社会新群体。
哪部分人新生代大学生农民工?(PS:我们一起来对号入座吧。。。)
从狭义上说:新生代大学生农民工是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分化出来的新社会职业群体。新生代大学生农民工是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特殊子集,是其“上流阶层”,兼有大学生和新生代农民工的双重身份。
从出身上看,他们来自于农村,希望考上大学,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从文化程度上看,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大学(大专及以上)学历;从事的职业上看,他们是在城市中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 的人群。所以,新生代大学生农民工主要是指出身于农村,受过高等教育且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因主客观原因,毕业后进城以农民工身份进入次级劳动力市场的青年人群体。
从广义上说:新生代大学生农民工还应包括回到农村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大学毕业生,这部分因人数较少不在本文研究之列。
新生代大学生农民工有什么群体特征?
新生代大学生农民工是从同质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分化出来的,既具有一般的新生代农民工和城市籍大学毕业生的共性,又具有不同于他们的特殊性。
1、成长环境的多样性。新生代大学生农民工成长环境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考上大学才到城市生活。另一类是跟随进城务工的父母在城市长大,,但没有所在城市的户籍。
2、受教育程度较高。大学生农民工是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文化程度最高的一部分,具有大专及以上的学历,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学习了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较高的智商和情商,易于接受新事物和新观点,具有较强的可塑性。
3、自我发展意愿强。大学生农民工学历层次较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结构,他们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对自己有较高的精神需求,他们融入城市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虽然目前他们的生活境遇与新生代农民工相同,但他们不满足于现状,希望通过努力在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
新生代大学生农民工内心对未来发展的期望要比一般的新生代农民工更高。当他们怀揣厚实的梦想,离开农村进入大学,读完大学,又与进城打工的父兄汇流,回归原有身份,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线,生活境遇甚至不如具有一技之长的其他农民工。面对残酷的现实,他们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反差,心理问题可能比较突出。
因此,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需要我们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们及时调整好心态,不能再以“天之骄子”自居,而要接受新的称谓“新时代大学生农民工”,或“有知识的普通劳动者”。
最后, 小编认为:农民工和受过大学教育的我们,其实一直以来并没有任何的本质区别,只是一个社会职业群体的称呼而已。其本质还是一样的,有些人可能一看到自己受过高等教育,就高人一等。小编认为,这是大错特错的!劳动最光荣,大家都是在劳动,都只是身处不同的岗位,都是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劳动本身是没有任何高低贵贱之分的。因此,作为劳动者也是一样的!
(责任编辑:编辑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