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直接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 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冀联校区>> 教育 >> 正文内容

夏季如何调养心脾

文章来源:www.dzzll.com 更新时间:2023年06月20日

文章简介:我国古人历来重视“夏季的养生”。夏季(立夏到立秋前的这三个月),烈日炎炎,阳气充盛,阴气内敛,而人则处在天地之气交汇之中。

我国古人历来重视“夏季的养生”。夏季(立夏到立秋前的这三个月),烈日炎炎,阳气充盛,阴气内敛,而人则处在天地之气交汇之中。

从中医五行学说和脏象学说的角度来看,“夏天属火,与心相应,而心主血脉,又主神志”;同时,“长夏又属湿,湿易伤脾”。因此,夏季养生的重点在于“调养心脾”。

1.多饮水

夏天属火,对应五脏为“心”。这个季节,人体心脏负荷最大。

天气炎热,血流加快,心脏工作量增大,加之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饮水量不足,使血液黏度上升,循环不畅,容易诱发血栓、心梗、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夏季补充水分尤为重要!

早晨起床后,最好先喝一杯水,来补充夜晚消耗的水分。全天饮水量应根据运动量、年龄、体质保持在1300至2000毫升之间。要少量多饮,别等口渴才喝水。

2.调情志

夏天的天气很容易让人心火亢奋,因此,夏季养心应当“宁心静气”。

可以通过听“徵调”和“宫调”的音乐,如《无上清凉》《秋风醉》《牧羊曲》等,或打五禽戏、饮茶聊天、下棋等活动来舒畅心情,陶冶情操。

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学会睡“子午觉”,就是子时 (23:00)之前必须入眠,午时(11:00-13:00)再补午觉。

3.适饮食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而湿邪最易损伤脾气。此季顾护脾胃也是关键。

《脾胃论》里说:“百病皆因脾胃衰而生也。”说明脾胃的重要性,而夏天又是阳气最旺、湿气较重的时候,容易导致脾胃气机不畅。

夏季天气炎热,体表组织的血流量相对较多,分配到胃里的血流量相对就少,胃黏膜抵抗力较差。此时,再进食生冷寒凉之品,易损伤脾胃阳气;进食肥腻厚味之品,易助火生湿。

日常生活中,要改变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的不良习惯,避免进食寒凉、油腻、香燥之品。同时注意饮食卫生,不食腐烂变质食物。可以吃一些清凉解暑的食物,如莲子粥、百合粥、绿豆汤、赤豆汤、荸荠、银耳粥等。

(责任编辑:编辑102)